山东晨阳是国内最早生产预焙阳极的企业之一,济宁市19条重点产业链碳材料产业核心企业。公司始建于1987年,占地面积800余亩,总资产43亿元,员工1200余人。拥有两大产业园区,下辖6家全资子公司。主营业务为铝电解低消耗预焙阳极、煤焦油精细化工、新型碳材料。为山东省三大重点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,山东省泰山学者领军人才研发试验基地。
山东晨阳是预焙阳极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定企业,现有预焙阳极产能50万吨。行业首创低消耗预焙阳极产品,可比普通预焙阳极在电解槽中多用1-2天,生产每吨铝可直接降低炭耗成本135-192元,并减少电解槽更换阳极的次数,降低换极热量损耗,产品深受国内外客户青睐。出口到美国、俄罗斯、马来西亚、挪威等10余个国家,年均出口量近20万吨。
煤焦油精细化工产业起步于2004年,现有产能50万吨,位居全国同行业前例。以煤焦油为原料,向下游延伸出10余个产品链。是山东省内产品种类多、技术水平高、产品链条长,极具发展潜力的煤焦油精深加工企业之一。
沥青基碳材煤基新材料是煤焦油精细化工向产业链高端深度延伸,从而形成的新的业务板块,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和高端民用领域,在国内煤系碳材料领域居于领先地位。高纯浸渍沥青现有产能5万吨/年,是专门用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、核石墨浸渍的沥青产品,喹啉不溶物含量远低于竞争友商,在高端产品的浸渍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高软化点纺丝沥青产能1万吨/年,产品涵盖软化点150-300度10余个品种,填补国内市场空白,替代德国和日本进口产品。沥青基碳纤维、纤维毡产能100吨/年,整体性能与石油系产品(PAN基)基本相当,具有高强度、高耐热、低密度等特性等优异性能,已成为高端高温行业的替代产品。
公司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、山东省院士工作站、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等6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和2个CNAS认证实验室(国家认可碳素研究所、国家认可煤化研发中心),与大连理工大学、湖南大学、武汉科技大学建立长期“产学研”合作关系,就重要研究课题进行联合攻关,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品。近年来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20余项,承担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5项,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,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,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。公司参与起草与修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1项,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02项,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1项,研发的新产品、新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且部分填补了国内空白。具备20万吨级预焙阳极生产线自主设计、施工、建设能力,通过持续改造升级,加速数字化转型,确保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始终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。
十四五期间,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深耕新型碳材料产业,建链、补链、强链,持续延伸产业链条,壮大企业业规模,做强业实力,积极对接资本市场谋取更大发展。